一部《变形金刚》让机器人风靡全球。长期以来,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一直是发达国家的“天下”。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利技术壁垒,烟台开发区有位女“蓝领”,从毕业到现在8年多来不断刻苦研发攻关,终于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研发多款机器人,并获得40多项专利。
作为衡量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产业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主要经济体纷纷将发展机器人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机器人革命”正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并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工业机器人是“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重要发展方向。但长期以来,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一直是发达国家的“天下”,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利技术壁垒,我们很多科研工作者都在努力着,郑安就是其中之一。
郑安是山东国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机械设计工程师,200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机器人研发工作。虽然是工程师,但郑安常年穿着蓝色的工装和一线工人在车间忙碌,调试攻关,被工友们称为“蓝领”工程师。“刚开始从事这行时,刚毕业什么都不懂,就要多看多练,多学习。”郑安说,“我自我感觉是一个比较较真的人。领导曾经说我干活有一股狠劲,干活有一股劲儿,就是看见一个工作就要把它干完。”
从事研发工作不久,郑安就发现机器人很多专利技术都在国外公司手里,他们依靠其专利技术壁垒,生产的特种机器人长期垄断世界市场、价格居高不下。“那个时候,我就憋着一股劲,我觉得他们能做到的,我们努力也能。”郑安说,从那时起她就一直在追赶国际上的前沿技术。“那时每天晚上查资料、绘图纸,调试设备,天天工作到半夜,有时累了,就在单位休息,醒了继续干,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尽快让自己研发机器人工作起来。”
超越从模仿开始。当时郑安和她团队研制的首台履带底盘车引进国外克里斯蒂和玛蒂尔达悬挂结构,将二者结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填补了国内市场上没有智能履带底盘车的空白,改变了车不能爬楼梯的传统观念,让“坦克车”走进民间。随后第二台中型履带底盘车是仿照国外的克里斯蒂悬挂结构,采用双动力驱动,可做完美的大弧度转向和原地转向。
模仿中赶超。2016年5月中旬,郑安和她的团队第一台履带式移动底盘试制成功,该底盘既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又具备重载的能力,集爬坡、越障、爬楼等优点于一体。可针对拍摄,巡检,防暴,清淤等项目进行扩展设计。同年6月,第一台小型全金属履带式机器人地盘试制成功,该底盘的主要特点是小巧灵活,主要为各大高校做研发提供支持。7月,第一台中型履带式机器人地盘试制成功,该底盘的特点减震性能优越,运行稳定,静音,轻载,适合于拍摄与巡检。
今年2月专用与VR拍摄的一款机器人底盘设计出图,该底盘造型美观精致,可做360度全方位无死角拍摄,专业用于婚庆,大型会议等的VR拍摄。“在研发第一台履带底盘时由于缺乏经验,致使履带与带轮总是咬带脱齿。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履带厂家的技术人员探讨履带的配方及硬度,耐热度等因素,最终彻底解决咬带脱齿这一难题。”郑安说,“这些技术都是咱们自己的专利,不用再高价购买国外的专利了。”
目前,郑安团队研发生产的履带式机器人底盘、履带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已获得数十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外观专利3项,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仍有部分专利在申请中。
8年的努力打破技术垄断后,郑安的实力得到了认可,但郑安并没有满足,她的工作也更忙了。“技术更新瞬息万变,唯有坚定走自主研发的方向才能保持领先。只要潜下心来,在机器人领域,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郑安说,研发也讲究一个快字,因为假如你比别人慢,市场上已经有同类产品了,研发也不能说是成功的。”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孙洪秀
编辑 刘丹